“没想到何异他们竟然遇到了哥萨克人,还把他们的城堡给抢了。”楚云收到来自勒拿河流域传回来的消息,有点意外。 意外的一点是沙俄的冒险队已经到达西伯利亚平原的东部,另一点则是拓荒团比较轻易就打趴了这群冒险的哥萨克人。说起来现在复辽军的科技已经领先毛子一代以上,只要人数和地形上不占绝对劣势,基本上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他们正在大北河西岸修筑一座堡垒,作为拓荒团在西伯利亚东部的重要据点,请求我们再准备一批物资运输过去。来年开春,便可以不必再从黑龙江千里迢迢过去,直接从这座堡垒向西边行进就好了。”赵有光说道。 “批准了。能在那块无人之地有一个中型的据点也是挺好的,虽然现在还是投入阶段,不过现在我们的付出,以后会十倍百倍补偿回来。” “另外再给拓荒团募集一批新人,补充一下在西伯利亚平原我们的势力。再往西边去,可能还有一些蒙古帝国在西伯利亚的后裔和可能进入西伯利亚的沙俄军队。如果他们遭遇大规模的抵抗,或者去到西伯利亚的西部,就停止探索吧。” 楚云对拓荒团取得的成果已经很满意了。至少他们已经遏制了沙俄向西伯利亚平原东部的渗透。现在双方的势力范围以勒拿河为分界线,以后能打到哪里算哪里。现在说起来楚云并不想要让拓荒团跑到欧洲去,补给线太长了,没有火车的话,估计拓荒团能控制西伯利亚平原的中部就不错了。西部靠近沙俄,即使是复辽军拥有更先进的火器,补给不上的话也够呛的。 要不要修一条通往东欧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呢。楚云突然想起工业时代的沙俄为了控制西伯利亚和向东方寻找出海口,可是修建了一条从莫斯科通往海参崴的大铁路。 “还是算了吧,毛子修的西伯利亚铁路都快两万里了,也是两代人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修筑而成的……”楚云想了想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需要的海量人力物力,真不是现在复辽军能够承担的。 何况现在复辽军横贯内蒙草原的三千里铁路才刚刚动工,要真修西伯利亚大铁路,最起码要等到接手大明的地盘的人口。 “陕北的战况如何了?农民起义军与官兵的最新进展如何,农民义军开始反击了吗?”楚云问起陕北大明官兵和农民起义军的情况。 “嗯……洪承畴他们兵分三路进攻陕北,其中以洪承畴的秦兵为主力重点包围歼灭闯王、八大王、曹操等有影响力的起义军头目,而曹文诏、左良玉等外地援军则负责在洪承畴的左右翼掩护和打援,使得其他农民义军无法有效支援被包围的义军。现在义军人心惶惶,唯一拥有与官兵一决胜负的闯将李自成却拥兵自重,没有任何支援其他义军的意思,就连他的老上司闯王高迎祥都无法调动他。”赵有光说道。 “这是因为李自成已经看不起跟他一起反抗官兵的同伴了,在大家都是落难兄弟的时候,手里都是锄头铁刀,而现在的李自成可是有几千条从我们这里高价买去的淘汰货,当然看不起那群拖后腿还爬在他的头上发号施令的懦夫。”楚云说道,“看吧,李自成在等待时机,等到官兵将这些农民义军打怕了,他就会以救世主的身份出兵的。” 遥远的陕北山区,楚云口中的李自成正在和他手下一堆中小头领大块喝酒吃肉,一点也不担心进剿陕北的官兵。或者说他们知道官兵忙于攻打闯王、八大王、曹操等农民起义军,乐得农民义军中最强大李自成部作壁上观。 “这些眼光短浅的蠢货,我曾邀请他们一同东进洛阳,联合河洛的义军,然后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再汇合山西义军,三地义军可达数十万人。数十万人齐心协力进攻京师的话,未必大业不可成,可惜这些蠢货只想要保存实力,结果一溃千里。”李自成边饮酒边心怀遗恨地说道。 “大哥不必理会这些不成气候的宵小之辈,经此一战,他们被官兵给打怕以后,我们便能够顺理成章地接收他们的势力。”部将张元说道。 “我们这样在一旁袖手旁观,会不会让官兵将我们义军的主力消灭?到时只有我们一路人马应付官兵,恐怕压力不小。”也有投靠李自成的义军头目担心道。 “什么义军主力,我们才是主力,他们只是一群浪费粮食的废物。”张元放下酒碗,冷冷地说道,“两年来如果不是我们闯将三千火枪营替他们挡住官兵,他们早就被消灭了。他们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完全不讲我们功劳最大的闯将放在眼中。这回我们就是不出手,等到他们被官兵打成狗,他们才会想起我们的好处。” “张贤弟说的没错,我们这两年出生入死的,都不知道打败了多少次官兵的进剿,还一度打下西安城,不能再为这群蠢货白白牺牲我们弟兄的性命了。”李自成还是愤愤不平地说道。 “我们暗地里在山区训练了这两千新兵,和我们老兵加在一起有五千人,辽东商人答应给我们提供的两千支火枪即将到位,到时我们火枪营就有五千精锐,足够打败官兵了!”张元说道,“有大哥带领我们,还会怕那些官兵吗?” 李自成听了张元的话语,十分受用:“多亏张贤弟将复辽军的训练之法全盘托出,我们的士兵才会如此英勇善战,还多了两千精兵,等到辽东商人将火枪运来,我们就向官兵发动反击。” 一群义军头目在酒席间,外面有一个站岗的李自成的亲兵走了进来:“闯将,辽东的商人已经到了。” “他们可算是来了,我的两千支火枪啊!”李自成来不及穿鞋,赤脚就走了出去。 其余的部将们面面相觑,也纷纷跟着李自成出了窑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