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安港,这里是原本安南国阮家的地盘,南洋全面战争结束之后成为了东交趾行省的重要商业港口,甚至取代了富春城的地位,逐渐攀升成为东交趾行省最繁荣的城市。 每一年浩瀚的太平洋海面上泛起季风时,来自各地的商船就会趁着起风来到这个地方进行贸易。这里停泊着华夏商人、东瀛商人、尼德兰商人还有南洋商人的船只,各种方言都有,成为了华夏商品的中转站。 除了会安港之外,另外一个最繁荣的城市莫过于爪哇岛西北海岸的巴达维亚。会安港是华夏商品在南洋地区的中转站,而巴达维亚是南洋地区的香料批发中心。 会安港还是南洋舰队的舰队基地,这里平时停泊着两艘风帆战列舰和几艘炮船。 停留在会安港的战列舰和炮船会不时出海演习或者协助当地的治安部队平叛以保持舰队的战斗力。 一艘装备了三十多门火炮的护卫舰驶入会安港的海军基地,十几个水手抬着几个受重伤的海军士兵下来。几个受伤的海军士兵身上多半是冷兵器和弓箭造成的伤势,还有部分是火绳枪铅弹的创口,疼痛让他们龇牙咧嘴。 “此次出征你们似乎遇到了一些麻烦。”会安港海军基地负责补给的士兵、军医和往常一样出来接应这艘返航的船只。 担任海军上尉兼这艘护卫舰船长的陈邦彦从船上下来,无奈地说道:“我们上岸攻打马打蓝素丹国的一个据点时被几千个土著包围,他们手中还有一批当初从尼德兰商人那里买来的火绳枪,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马打蓝素丹国还真是令人苦恼,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够彻底打败他们。”海军部的后勤人员说道。 “我们南洋舰队需要控制的领域太大,而战列舰加上炮船不过十多艘而已。要用十多艘战船控制庞大的海域,我们有力未逮。”陈邦彦说道。 “可不是么,我们南洋重要的据点就有会安港、马六甲、巴达维亚、马尼拉、曼谷、汶莱等等,平均下来每一个重要港口我们只有两艘战船应付。唯一值得庆幸的便是这些重要的港口不需要同时出兵,否则我们可没有那么多兵力调动来对付马打蓝素丹国。”海军基地的士兵都为自己的兵力匮乏而烦恼。 南洋全面战争过后,九州军夺取了欧洲殖民者占据的几个重要据点,包括马六甲、马尼拉、巴达维亚,同时摧毁了东南亚的几个强大的王国,安南、暹罗、真腊、东吁、占城。 然而这不意味着九州军能够实现对南洋诸岛的完全控制。南洋的地形复杂,特别是香料群岛,有很多荒芜不毛之地,还有危险的沼泽和泥潭,形成了零星的州邦和素丹国。马打蓝素丹国便是爪哇岛中部、东部最为强大的王国,占领了除巴达维亚以外爪哇岛中部、东部的广泛土地。 拥有东方君主集权统治模式的马打蓝素丹国随着领土逐渐扩大,扩张的野心也因此膨胀,几年前两次发动数万人攻打还在尼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的巴达维亚。不过马打蓝素丹国的两次袭击巴达维亚的计划被总督科恩、东瀛浪人和被包围在巴达维亚的各国商人联合击溃。 在九州军代替尼德兰人控制巴达维亚之后,巴达维亚成为了南洋行省的治所,香料贸易聚集地,九州军对于爪哇岛的影响力更甚于尼德兰东印度公司,还派出舰队攻打马打蓝素丹国在沿海的贸易港口,以实现对香料贸易的完全垄断。 马打蓝素丹国的国王因此被激怒,同时对取代尼德兰人的华夏人感到恐惧,于是从爪哇岛的直辖领地内召集壮丁和木帆船发动对巴达维亚的第三次大规模进攻。双方在巴达维亚等几个爪哇岛沿海边缘的港口进行战争,让南洋行省的官员感到头疼不已。南洋舰队也派出了主力船队前去参与巴达维亚的战争。 马打蓝素丹国的帆船技术还是从明朝东南沿海传过去的硬帆,而且是民间使用的渔船和商船,相当于用小型的渔船和商船在和武装了几十门舰炮的南洋舰队战列舰对抗,海战上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悬念。 不过马打蓝素丹国在陆地上占据了优势,他们擅长于丛林、沼泽地形,人数众多。 “当初尼德兰人将巴达维亚当做要塞来精心建设,我们又在这上面的基础之上花费大量的人力扩大了城市的范围,修筑堡垒。他们是肯定不可能攻克巴达维亚。但他们持续不断的骚扰我们的贸易,给我们造成了不少的麻烦。我们还想要在当地建立种植园,可是一旦进入较深处的丛林地方,就会遭到他们土著的伏击。”陈邦彦舀了一勺干净的淡水,仍有微词。 “南洋这种地方部落、方言、信仰众多,又地形复杂,统治这里入不敷出,不如占据重要港口,开辟几个种植园便好了。”基地负责后勤补给的军官在一旁应和。 每次与马打蓝素丹国这种本土的土著王国发生冲突,南洋舰队都会损失部分兵力。在这个时代受到重伤的士兵死亡率很高,而且南洋舰队的士兵都是帝国的精锐,每折损一个人都是不小的损失。 “现在南洋行省的目标就是垄断海洋,至于岛屿腹地,慢慢渗透。”陈邦彦说道。 他们几个人在休息期间闲谈之时,南洋舰队总部的一个海军中尉过来找到陈邦彦:“司令官知道你返回来以后,令我通知你前去总部。” “我这便前去。你知道司令官找我有什么事情?”陈邦彦刚刚从爪哇岛的战斗中返回,便被南洋舰队的司令官邓千龙召见,不禁深感意外。 “京城那边直达广州府的电报,然后广州府派人前来通知我们,应该是比较紧急的事情吧。”前来通知的海军军官答道。 “京城来的事情啊,那要快点去见司令官才行。”陈邦彦心里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