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李自成-《明末重生之门》
第(2/3)页
他们三人在路上“捡到”孙杰,是陈虎决定将孙杰带到破庙中的。
发现了孙杰身份“不凡”,疑似“仙人”时,赵大顶和梁五当时第一反应是赶紧跑,免得招惹到祸事。
陈虎力排众议,冒着天大的危险,向孙杰请求赏赐粮食,并且死心归附。
在不知道对方身份,有没有危险的情况之下,看似一个小小的决定,若是没有出众的思虑和极为细腻的心思,如何敢这样做呢?
说起来,当年萨尔浒兵败,还是陈虎带着赵大顶和梁五从那边逃回来的。
“大人,小的是这样想的,咱们现在手中没有什么战马,但不代表以后没有。
提前做好打算,以后有了战马,大人就能直接拥有一支骑兵了!”陈虎说道。
不得不说,陈虎的眼光确实独到。
也是,要是眼光不行,早就死在萨尔浒了,哪里还能坚持到现在呢?
孙杰点了点头,拍着陈虎的肩膀,“你做的这些很好,这些壮丁你好好的操练着,有朝一日,肯定会拥有庞大的骑兵!”
“行了,你接着操练去吧!”孙杰说道。
陈虎再次朝着孙杰拱了拱手,转身去操练那些壮丁。
孙杰看着爬上土垣的陈虎,看着土垣下面的木马,不由的感慨自己当初赌对了。
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孙杰自然能看清陈虎身上的一些特点。
果决,忠诚,眼光长远,有谋略,说一不二,执行能力强......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陈虎发于微末之间,要是好好调教,未尝不可为当世名将,独当一方。
“陈虎他们几人不识字,这是最大的缺点,这会严重阻碍他们的进步。
看来,得给他们三人开一个小班,教他们识字。明朝也有简体字,那就结合现代的简体字,杂糅明朝的简体字。”
孙杰背着双手,看着正在操练壮丁的陈虎,做下了决定。
其实,简体字并不是现代独有。
明朝时就有了相当海量的简体字,叫做异体字,或者异形字,相应的繁体字就叫正体字。
这些字和现代的简体字有很多是一样的,文字的简化不是一拍脑门胡编乱造,尤其是汉字这种象形文字,必须有根源有根据的进行简化。
现代的很多简体字,甚至直接采用了明朝的这种简体字。
说起来,现代的简体字和明朝的简体字是一脉相承的。
只不过,古代士大夫为了维持知识垄断,固化阶层,从来不正视简体字,官方文字还是繁体字,并且不承认简体字。
正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文人士大夫看不上的简体字,却在民间盛行开来。
简体字书写方便,便于记忆,当然比笔画繁多的繁体字方便。
金陵城墙砖上,就有很多笔画简单的简体字,流传到后世的一些明朝民俗物件,上面的文字,也有很多是简体字。
繁体字严重阻碍了知识的传播,孙杰自然不会教陈虎他们繁体字。
天色还早,孙杰在周围转悠。
阵阵清风吹来,略显惬意。
孙杰心情较好,可有人心情苦闷。
......
从这里往东南一直走,便能看到一座雄关。
此关便是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扼长安至洛阳驿道之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出了潼关,往东渡过黄河,便可东进山西或者中原。
崇祯九年,第一代闯王高迎祥兵败于周至黑水域,主力被孙、洪、卢三部联军击溃,第一代闯王高迎祥被俘,凌迟于京城,陕西流贼实力大损。
然,建奴入寇,崇祯急调卢象升北上,给了残贼喘息之机。
残贼四逃,李自成胆大心细,大肆招揽残贼,同时不断吞并小股流贼,盘踞在华州、商洛山以及潼关附近,伺机东出入中原或进山西。
手中势力不断膨胀,竟有部众五万余,对外号称十万大军。
这五万余部众,把老弱病残剔除在外,只有不到一万壮丁,能打仗的老营人马,只有堪堪三千余人。
剩下的那些壮丁,基本上都是一些雏,手中的武器也只是寻常木棒或者砖头。
流贼毕竟是流贼,多年以来养成了不事生产的习惯,依靠掠夺度日。
前一阵子,这种日子还能过下去,但今时今日,只道是铁公鸡吃细糠,只费粮食不下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