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方夜谈(下)-《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2/3)页

    消灭了近卫军的马哈茂德二世意气风发,立刻开始了对军队的改革。

    马哈茂德二世并没有选择英法的教官,而是选了普鲁士陆军的年轻中尉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作为奥斯曼帝国陆军顾问。

    这位年轻的中尉,就是后来名震欧陆的“老毛奇”。

    之后奥斯曼帝国还和普鲁士互派军校生和官军,进行交换学习,从此奥斯曼帝国的陆军走向了普鲁士化的道路。

    马哈茂德二世废除了落后的蒂玛制度和包税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奥斯曼的财政收入。

    同时,马哈茂德二世还颁布了新的法典,摒弃神权,鼓励工商业发展。

    从1824年开始,奥斯曼帝国开始施行义务教育,恢复了很多被关闭的大学,同时派遣留学生去英、法、普等国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

    奥地利与俄国和奥斯曼是世仇,所以并没有直接派遣留学生。

    此外,他还创立了两所军校,一个效彷拿破仑创建的奥斯曼军事科学院,另一个是专门培养鼓手和乐师的帝国音乐学院。

    马哈茂德二世甚至效彷彼得大帝,反对大臣们留胡子,并且给愿意剪掉胡子的人重奖,抛弃奥斯曼人传统的长袍,改穿西式军服和马裤,甚至为了改变奥斯曼人缠头巾的习惯,特意发明了菲斯帽。

    菲斯帽,一种成圆筒状的毛毡帽,通常会带着一串流苏,如果军人或者官员上面再绣上新月标志。

    1834年之后,马哈茂德二世又恢复大使制度,并建立了奥斯曼帝国第一家报纸《奥斯曼箴言报》。

    在第一次土埃战争败给默罕默德·阿里之后,马哈茂德二世快速地重建了奥斯曼海军,甚至还建造了此时世界上最大的风帆战列舰“马哈茂德”号。

    并且效彷西方建立兵工厂,研制新式枪炮,鼓励工商业发展。

    只不过随着马哈茂德二世改革的深入,他遇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有教团鼓励地方官发动起义,甚至是派人暗杀苏丹和他身边的重臣。

    同时,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再加上奥斯曼帝国国家危机的不断加重,国内各民族的民族意识也开始觉醒。

    奥斯曼帝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复杂程度,并不逊色于奥地利帝国,尤其是在内忧外患的加持下,让马哈茂德二世的改革举步维艰。

    天方教内部的数个教团,也公然反对马哈茂德二世的改革,因为改革触碰了太多教团的利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