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爷爷您好不容易收复燕云,再造华夏,无论南北皆是华夏子民。在孙儿看来,断不能再有半点嫌隙。” “国朝三十年,皇爷爷您如履薄冰,收故土士人之心。往北方凋零之地移民,在边疆推行教育科举,为的就是南北融合!” “我大明开科举,是为了无论南北都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也是为了团结南北方。” “以这次科考为例,中的都是南人,再下科南官还是选江南学子,北方学子岂不是永无出头之日?” “榜分南北,孙儿也知道对才学杰出之江南士子来说,也有些不公平。可是为了平衡,孙儿也只能狠下心,做这个恶人。” 老爷子默默听着,直到朱允熥说完,才大手缓缓的拍打几下他的肩膀,笑着道,“治理国家正是如此!”说着,又道,“汉之后四百年南北对峙,唐之后五百年南北厮杀。我大明一统南北,若再让两边离心离德,那他娘的这大明,有啥意思!” “你是皇上,就按你说的办!” 朱允熥知道,他这个想法,未必是十全十美的。 但只针对当下而言,是适用的。 其实历史上,南北问题一直都是大明的隐疾,甚至是大明王朝覆灭的幕后推手之一。 为什么明朝末年,南方不造反呢?仅仅是因为粮食够吃,钱够用吗?而北方却颗粒无收,卖儿卖女吗? 若单单只是这样,调南方的粮食过来分配一下,不就行了? 事实上是,朝堂多是南官,大明财政枯竭,这些南官如何愿意用家乡的粮食,却北方赈济灾民。如何肯把江南的钱,往北方的无底洞里扔。 等到大明连军饷的钱都掏不出来,练军的军饷,剿灭李闯等人的剿饷,辽东的辽饷,要全国摊牌。但南方之地,做做样子。这些钱,却一次次一遍遍的落在了北方人的头上。所以明末板荡,北方各处烽火,揭竿而起。 背后的种种,就是因为朝堂上一派官僚独大造成。 老百姓懂什么?都是这些读书的官员们,为了自己切身的利益所至。 第(2/3)页